APP
消息及时反馈,找工作速度更快
微信
关注微信公众平台
小程序
找工作更方便
手机站
手机求职更方便

您当前所在位置:求职指导 >“那个27岁放弃朋友圈的年轻人”

“那个27岁放弃朋友圈的年轻人”

发布时间:2019-08-21

来源:

之前一个同事快到27岁生日,办公室的人都密谋着给她筹备聚会。

 

没想到,她在过生日那天请了假,说家里有急事,准备回老家。

 

所有人被闪了个措手不及,但该订的都订了,所以还是按照原计划相聚。

 

“主角”不在,一群人玩得也不错。

 

隔天,同事回来,带了礼物,主动和大家道歉——其实她早就知道大家的计划。

 

“有一年的生日惊喜派对后,我没有发朋友圈、也没有表现得特别兴奋,还让一些人失望了。所以从那之后都尽量避开这种氛围。实在麻烦大家了。”她说。

 

这个同事并不是“情商低”。相反,她在工作中得体大方、总是神采奕奕、生活得也自律有条理,“社交能量”很足。

 

但这并不与她害怕热闹相矛盾。

 

一群人的狂欢过后,兴奋消失,人与人交往中的规则与偏见又出现。

 

朋友圈里,内容太短叫敷衍,内容太长是矫情;

 

为了不显得自己格格不入,每次发动态都要斟酌半天……

 

“不发,也不看了。”

 

社交软件的功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,被赋予了潜在意义。社交网络上,每个人都没法“独善其身”。

 

一个人独特的处世方式,总有不被认可的时候。

 

但那些看似格格不入的人,也许只是不强迫自己寄生于社交关系里。

 

难与人为伍,或许是你更“高能”

 

最近在日剧《轮到你了》看到一个很吸睛的角色——留着浓厚刘海、一身黑衣服的木下茜。

 

她是一栋居民楼的卫生委员,为人冷漠,行事诡异,遭到邻居排挤。

 

随着故事的进展,一些诡异的事情发生,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,木下茜的真实身份才意外被曝光——她是一位垃圾分类专家、社会纪实作家。

 

在独来独往、不被理解和注意的时间里,她搜集了很多常人注意不到的线索。

 

戏剧夸张化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,但木下茜也是现实世界中一类人的缩影:

 

不迎合外界,但内心有着某种狂热的坚持;

 

因为过于“高能”,在人群中格格不入。

 

  • “信息时代之父”克劳德·香农

 

为了回避社交,香农曾专门建了一个叫“拖了很久都没回复的邮件”的垃圾箱,把不想回复的邮件都放进去。他收到的邮件,比发出去的多N倍。

 

为了少与人交往,他的合著论文都很少。

 

麻省理工的学者Erico Guizzo说,“香农是个‘自给自足’的人,他沉浸在研究中就能收获满足感……同事们午休时放风筝玩文字游戏,唯有他独自沉迷工作。”

 

实验室的同事也爆料,如果别人敲他的门,他会回应,但除此之外,他只跟自己说话。

 

“他在别的部门,都不会成功。”

 

就是这样一个人,在21岁论述了二进制算术可以如何简化当时的机电继电器的设计,研究成果被誉为“本世纪最重要”的硕士论文;32岁证明信息可被量化……

 

工程和数学界之外,他还擅长杂耍、独轮车、下国际象棋,甚至写诗……

 

沟通协作,或许成就了世间90%的工作;

 

但往往是那剩下的10%,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真正新鲜的血液。

 

看似不合群的人,拥有在喧嚣中享受安静的能力。

 

让情绪独立,而不受他人摆布。

 

也正因如此,他们能在自己的优势上更加专注。

 

  • 19岁的怪诞少年,站在了TED讲台上

 

荷兰男孩 Boyan Slat 在一次演讲上呼吁观众响应自己“拯救地球”的构想——创造一个自动清理海洋垃圾的设备。

 

可在人们眼中,这个冒冒失失的男孩说的就是天方夜谭;

 

演讲没有激起什么水花,没人能理解他;

 

当他去游说企业、公司、商人,想要获得帮助,别人说他的想法是“垃圾”。

 

埋头钻研,“消失”三年后,他站在了名为“001”的海洋清理系统前。这台机器,让海面上的垃圾“自投罗网”。

 

不被任何人看好的他,没被这种“不认可”所定义。

 

《百年孤独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

 

“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。

 

无论是我们出生、我们成长、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,直到最后的最后,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。”

 

越是不被大部分人接受的灵魂,越被赋予了独立于世的空间。

 

在没人干扰的境界里,他们使自己走向更“高能”的境界。

 

 

情绪“独立”,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

 

进化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观点:

 

现代人也要群居才能真正快乐——即“草原理论”。

 

研究结果显示,与人交往越多、获得回应越多,生活满意度越高;但在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居住的人,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。

 

看似矛盾,其实暗藏玄机。

 

大多数人渴望与他人互相依赖,也觉得能从依赖中获取能量。

 

但研究表明,对于那些智商超群的高能人士,比起享受社交带来的“愉悦”,他们更适应相对孤独的现代生活。

 

理由远不止“追求幸福感”这么简单——

 

2017年,Thuy-vy T. Nguyen 等学者做了一个“独处对人情绪影响”的实验。

 

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5分钟里,一组人无法使用电子设备,也不能进行任何社交活动;另一组的人与研究助手互动。

 

结果显示,那些无法使用电子设备、独处了15分钟的人,无论先前是处于兴奋喜悦还是愤怒焦虑的状态,情绪波动均有下降;

 

与人互动的那组,15分钟过去,情绪和实验前没有显著变化。

 

15分钟的社交,并没有让人变得更开心兴奋;

 

15分钟的独处,却对人情感体验有失活作用,减少情绪的“高唤醒效应”。

 

换句话说,留给自己一个“独立”的空间,可以帮助人们调节、管理情绪。

 

“独处,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自我成长。”

 

大多数人,越是没有独处的勇气,才越丧失了独立处世的能力。

 

找到和自己的相处方式

 

聪明的人有一百种方法解释孤独,独立优雅的人有上千种办法在独处中自洽。

 

但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——“孤独”基因。

 

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,人们的孤独感,35%来自于基因遗传。

 

尽管我们想在尽可能地表现合群的一面,与生俱来的孤独感,也总让人挫败。

 

不过,主观的改变,也能作用于孤独感对个体的影响。

 

研究学者卡尔说:

 

“基因无法改变,但基因的行为方式或许可以改变——这跟改变基因也差不了多少……主观经历比客观条件更重要。”

 

哪怕很多东西已天生注定,人生也不是毫无悬念。

 

毕竟,高能人生的诠释方式,从不只有一种。

 

它可能是颠覆性地,在绝境中反转,独自开拓出的别人意想不到的路;

 

也可能是平和地,不断学会与自己相处,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适合什么。

 

在找到和自己相处的方式、实现真正独立处世前,不妨先看清自己。